【党史天天学第八十九期】“铜钱”中映射的鱼水深情

2022/12/2  来源: 本站

【浏览量:】  【打印此文

在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,有个关于“铜钱”的故事流传至今。

兰陵县曾叫赵?县。1944年2月,为了纪念革命烈士赵?,中共鲁南区委、鲁南行政公署曾在大邵庄召开扩大会议,宣布将赵?生活战斗过的临、郯、费、峄四县边区县更名赵?县。

赵?(1906—1941年),陕西府谷县人,抗战时期任中共鲁南区委书记、鲁南区委党校校长兼鲁南军区政委。1940年初夏,赵?带队检查工作,行军途中他的军马受惊,跑到路边老百姓的瓜田里,踩坏了两个西瓜。赵?非常痛惜,从马褡子里摸出2枚铜钱,放到西瓜上作为赔偿。第二天,他又专门找到瓜田主人赔礼道歉。

1941年10月,国民党顽固派在日伪军对山东根据地实行频繁“蚕食”“扫荡”的情况下,全面进攻驻鲁南地区党政机关,偷袭中共鲁南区委驻地银厂村,制造了骇人听闻的“银厂惨案”,杀害我干部群众30人。在银厂惨案中,为保护党的秘密文件,赵?不幸被捕,被敌人活埋于当地的九女山下。就义前,他面无惧色、慷慨陈词,用生命最后一刻讲了最后一堂党课。中共鲁南区委致赵?烈士妻子李岩的信中有这样的记述:“在临难前,他以敌人的刑台做讲台,争取最后五分钟为党工作”,赵?的演讲“感动了执刑士兵,回来连呼惋惜;震动了刽子手匪徒,认为自己作下了塌天大祸,而坐卧不安”。

赵?牺牲后,当地群众自发筹集80斤铜钱,熔化后铸成赵?铜像镶嵌在文峰山赵?墓前。敌人知道后,数次前来破坏,用大炮轰击赵?墓,并撬走铜像试图毁掉,但最终没有得逞。1947年初鲁南战役中,人民解放军全歼了国民党第26师及快速纵队,赵?烈士的铜像又被夺了回来。当地群众放鞭炮、吹喇叭,给赵?烈士的铜像披上红绸,庄严地重新嵌在墓前。70多年过去了,而今,兰陵县委在文峰山麓以赵?烈士事迹为主线建成的党性教育基地,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寻找初心的精神家园。每到清明节,当地很多群众手捧鲜花,自发汇聚在赵?墓前,表达对烈士的敬意与缅怀。

军马踩坏了西瓜,他掏出2枚铜钱赔偿瓜农;死后,群众捐出80斤铜钱为他铸像,这看似不相称的两组数字,构成了特殊的“等式”,这里面凝聚了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深厚的鱼水情谊!

2枚铜钱的故事,只是鱼水深情的一个缩影。赵?牺牲前,在艰苦的革命和斗争中,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。1940年8月,赵?带领鲁南区党委机关人员,穿过国民党顽军683团的封锁线,看到路旁边有一匹军马在吃田里的大豆,就问战士为什么不制止?战士说:“这里是敌占区,吃点没关系。”赵?很严肃地说:“敌占区的庄稼也是群众种的,敌人不会种,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爱护群众利益。”

还是这年的仲秋,临郯平原上一望无际的玉米、高粱成熟了,黄澄澄、红艳艳,丰收在望。可如果老百姓收割了大片大片的青纱帐,我们的队伍再借什么以掩护、隐蔽,开展对敌斗争呢?1940年是反扫荡对敌斗争极为艰苦的一年,形势分外严峻,因此当地干部通知群众只收玉米棒和高粱穗,不要砍秫秸。而当地烧火做饭主要靠秸秆,再者正值秋种时节,农时、墒情不等人,老百姓急需腾茬耕地,播种小麦,于是有的农户没有按照要求去办,把玉米和高粱秸砍了,准备秋种。在劝阻过程中,有些干部与群众产生了矛盾。赵?了解到这一情况,严肃批评了这些干部,他说:对群众不要强迫命令,可以动员群众晚砍些日子。群众要烧火,要种地,高粱秸迟早是要砍的。没有了青纱帐,依靠群众挖交通沟,照样可以隐蔽自己,打击敌人。经过赵?的批评教育,当地干部迅速纠正了这一做法。

一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,在山东沂蒙根据地,党的优良作风就这样感动着逶迤八百里沂蒙。传承着红军基因的八路军来到沂蒙山,不仅严格执行“三大纪律、八项注意”,对群众秋毫无犯,还主动帮助群众挑水、砍柴、扫院、拾粪、拉犁,做各种农活。拴马的时候要把马嘴罩起来,怕战马啃了老百姓的树皮;挖野菜也远离村庄,把附近的野菜留给老百姓。

“党心换民心,黄土变成金”,正是无数个像赵?这样的共产党人忠实地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,党才始终得到人民的拥护。在沂蒙根据地,共产党、八路军吃的是乡亲们筹的粮,住的是老百姓让的房,穿的是红嫂们缝的衣,受伤躺的是老乡抬的担架,遇到危险靠的是群众掩护,养伤靠的是乡亲照料,急行军实在没办法,过的是“识字班”们肩扛的“火线桥”……秉持初心、以心换心、党群同心,这是水乳交融、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蕴含的红色基因。2枚“铜钱”中映射的党群同心、鱼水深情见证着历史,昭示着未来。在党的领导下,沂蒙发生了沧桑巨变,其根脉、源泉、力量,都蕴藏于这党群同心、鱼水深情里!

(来源:《学习时报》 作者:任传玲 刘琪瑞)

(责编:曹淼、谢磊)

相关链接
南泉校区: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白鹤林16号招生
双桥校区: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通桥街道西湖大道76号
咨询热线:023-62846626 023-62846636

官方微信
扫一扫